🌿答母森林發酵工坊_夢想發酵中🌿
創業座右銘「珍惜所有,凡事感謝」
玩發酵也能玩出創業精神,成就別人到追尋自我的過程
用發酵創立品牌,找出發酵的食物
什麼食物居然能用來尋根?
而且還曾經與一億多南島人共生共存?
什麼食材既能生吃也能磨成粉,無論煎煮炒炸,或是變甜變鹹,它都行?
參與這趟旅程的 吉雷米-一粒米 本身就是文化愛好者,去過不少部落的他卻沒見過上述這些東西!
這更加深了他對織羅部落的好奇!然而部落的朋友卻先送他一份讓他想起家鄉的見面禮,
那就是法國人也愛吃的小青蛙,
只不過咱們台灣阿美族人吃青蛙的習慣和這位法國人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
法國人只偏愛青蛙腿,在這個阿美族部落裡,人人卻是把青蛙整隻吞下肚,
還說牠的『尿液』才是這道料理的精髓?
織羅部落裡還有哪些驚人的飲食文化,就這位法國來的吉雷米用舌尖來給各位答案!
🌿答母森林發酵工坊_夢想發酵中🌿
創業座右銘「珍惜所有,凡事感謝」
玩發酵也能玩出創業精神,成就別人到追尋自我的過程
用發酵創立品牌,找出發酵的食物
🌍 國美館館長:沒有原住民藝術的台灣藝術史是不完整的!
-
🌍 如過重新建構具有原住民藝術的台灣藝術史?國美館館長:要有具有原住民主體意識並具有藝術及歷史專業的原住民族族人的參與,才能建構起完整的台灣藝術史!
-
🌍 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作品《蝶蛻.編織生命的彩翼》:這是對我自己生命能重生蛻變的期待,我也希望這個戶外作品能隨著自然環境存在、消逝。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9月2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與談人:#曾媚珍 / 文化部公共藝術視覺藝術類專家學者
-
各位觀眾朋友,當你想到原住民族藝術,腦海中想到的會是什麼樣的呈現?或許是木雕、是琉璃珠、是籐編,甚至或許是祭典儀式中的服飾與歌舞。我們所見的確實是原住民族藝術的一種呈現,但若要用形容詞去形容原住民族藝術,你會如何去形容呢?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從原住民族藝術家、原住民族藝術史研究者以及視覺藝術領域的專家的角度,帶著觀眾朋友來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藝術。
-
🌍演講人:#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 / 藝術工作者
🌍演講題目: #藝術是如實的呈現心靈的樣態.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意識部落的重要藝術家魯碧‧司瓦那小姐。魯碧‧司瓦那在年輕時曾在西門町的百貨公司內擔任企劃主管和櫥窗設計,在如萬花筒般絢麗的繁華之中浸淫十二年之後,在嚮往自由創作的引導下,回到東海岸,開始醉心於自然素材的藝術創作和自我表達。
-
意識部落的發起位於台東縣東河鄉的金樽海灘,雖說名字是以「部落」這種集合詞命名,卻是一個強調「不設限」、「自發性」、「去中心」的一段以精神作為連結的事件。意識部落於2002年由十多位藝術工作者走入金樽海灘開始,並在共同生活、創作了三個月後結束。「意識部落」雖早已在二十年前結束,但其精神仍綿延在東海岸的各個地方,持續發酵。
-
在藝術創作上,魯碧‧司瓦那承襲著自己的生命經驗以及心的引導,將自己對於生命中面對的事件、思考,以及記憶,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如漂流木、葛藤、碎玻璃、麻繩,將自己的體認具像成一件件瑰麗的藝術品,並且在這過程中享受著創作的美好,以及正視自己在這片土地的位置。正如魯碧‧司瓦那在題目所說的:「藝術是如實的呈現心靈的樣態」。
-
在本週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飽含靈魂的語言,一同認識如雲一般存在的意識部落以及如風一般吹撫的藝術創作。
-
🌍演講人:#廖仁義 / 前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及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特聘教授
🌍演講題目: #重建具有原住民族藝術的台灣藝術史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前國立台灣美術館的館長,更是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的廖仁義教授。廖仁義過去在求學階段與原住民族的族人接觸後,開始對於原住民族的相關議題產生連結。而在這過程之中,廖仁義從藝術史的角度,以有溫度的方式反思著臺灣藝術史與原住民族藝術史之間的關聯。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從廖仁義的心路歷程,一同了解臺灣原住民族藝術的特徵以及在藝術史上的重大意義。
-
如何定義原住民族藝術?從直觀上來說,原住民族的藝術呈現並非以文字展現,而是利用耳朵的接收、眼睛的刺激來彰顯生活中對於自然的崇敬以及對儀式的重視。也因此,原住民族的藝術根植於生活與自然,更是直接表現生活與自然。
-
即便進入當代,我們仍可以發現原住民族藝術的呈現仍舊連結著當下的生活情境和人地之間的互動。此外,更是針對生活情境中的種種(如旅外工作、行步田野的心境)進行更深入的反思與討論。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廖仁義的反思與整理,一同了解從非族人的角度,我們可以如何更好地認識、解釋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史。
-
藝術似乎是一種很高檔的詞語,當我們談到藝術,我們會直覺的了解到我們應該要去了解、要去欣賞不論是表現形式上的美學或是藝術家本身的心裡闡述。於是當我們到美術館、當我們路過裝置藝術時,我們看的不僅僅只是藝術家在美上的表達,更多地是在了解藝術家在「心」上的闡述。
-
但藝術僅止於此嗎?自然是不可能。正如本週節目中提到的,藝術是對生活的一種表達和闡述,也就是說,生活中的任何形式,涉及自我表達,加上美感,其實即是藝術。也因此,或許節目最後,如何思考節目中提到的問題之外,我們也可以意識到,當見到一份木雕、一首古謠,或是東海岸的第一到晨光時,彰顯美感的每一幕,其實都是生活中的藝術。
🌿答母森林發酵工坊_夢想發酵中🌿
創業座右銘「珍惜所有,凡事感謝」
玩發酵也能玩出創業精神,成就別人到追尋自我的過程
用發酵創立品牌,找出發酵的食物
Buya哥哥是來自Piya-haw部落的泰雅族
是屬於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群.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族群
主要分布的範圍在碧候部落 金岳部落
武塔部落 東澳部落
還有金洋的博愛路
這一集族語老師
是來自Buarung廬山部落
Walis Huwac
是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所以這一集我們要學習
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也來看一下太魯閣族的小朋友撿雞蛋
和說族語的情況吧
認識德路固語:
Musa su inu 你要去哪裡
Musa ku hmuma sama qnalang ssama.我要去菜園裡種菜
balung bibi/balung ruru 鴨蛋
balung rudux 雞蛋
🌿飛鼠咖啡_凝聚家庭的紅色果實🌿
創業座右銘「Don't think, just do it.」
回鄉創業需要克服很多事,同時瑜安也在思考著
有什麼誘因能夠讓外地的青年回鄉創業
🌿飛鼠咖啡_凝聚家庭的紅色果實🌿
創業座右銘「Don't think, just do it.」
回鄉創業需要克服很多事,同時瑜安也在思考著
有什麼誘因能夠讓外地的青年回鄉創業
Buya哥哥是來自Piya-haw部落的泰雅族
是屬於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群.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族群
主要分布的範圍在碧候部落 金岳部落
武塔部落 東澳部落
還有金洋的博愛路
這一集族語老師
是來自Buarung廬山部落
Walis Huwac
是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所以這一集我們要學習
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也來看一下太魯閣族的小朋友撿雞蛋
和說族語的情況吧
認識德路固語:
Musa su inu 你要去哪裡
Musa ku hmuma sama qnalang ssama.我要去菜園裡種菜
balung bibi/balung ruru 鴨蛋
balung rudux 雞蛋
🌿飛鼠咖啡_凝聚家庭的紅色果實🌿
創業座右銘「Don't think, just do it.」
回鄉創業需要克服很多事,同時瑜安也在思考著
有什麼誘因能夠讓外地的青年回鄉創業
🌍 祖母的紋面被大社會視為屈辱?催生麗依京‧尤瑪成為第一批台灣原住民族女性文學作家 !
.
🌍 有著排灣族、西拉雅族與漢族血脈的知名文學家楊翠,近年代表作《少數說話》,梳理近20年原住民女性作家之作品,除了同步為原住民權利運動發聲,更顯現出女性細膩的情感拉扯。
.
🌍 與中國文學強調「人」的歸隱恬淡不同,原住民族田園風情的文學展露出更濃厚的「人地」互動與連結!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9月9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與談人:#陳芷凡 /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Zalan見識南島第七季的節目即將邁入尾聲,我們不斷地重新打破對於原住民族在當代各層面上的固有想像,以更系統、更貼近族人的視角定義屬於原住民族的知識建構。例如:防災知識體系、原住民族當代舞蹈、原住民族當代企業等。從這些集數,我們不斷地建構一個重要的概念:
「傳統文化並非遠古的知識系統,它可以實際的在當代生活中運作並產生積極效果。」
.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視角拉到文學領域,探討沒有文字的原住民族,如何在當代文學的架構中重新回歸傳統美學,以原住民族的文化視角,書寫屬於原住民族的文學領域。
.
🌍演講人:#楊翠 /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作家
🌍演講題目: #原住民女性文學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的楊翠教授。楊翠本身在文學領域的研究上主要以臺灣文學、臺灣婦女史、臺灣女性文學以及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為主。而在本周的節目中,楊翠將與我們分享原住民族女性作家的作品,並且從中了解到,原住民族女性作家的觀點以及其中所具有的重要意象。
.
臺灣當代原住民族的女性文學,在1996年的天空綻放出第一朵煙花。這一年中,泰雅族作家麗依京‧尤瑪(Lyiking Yuma)書寫出的《傳承—走出控訴》,將該時代的原住民族運動者內在的矛盾以及衝突,用兩種不同的視角,交織出以激情控訴為經、細膩分析為緯的經典著作。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楊翠細緻的分析與介紹,一同深入認識原住民族女性文學家在原住民族文學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
🌍演講人:#巴代(Badai) / 文史工作者、作家
🌍演講題目: #族語創作歌謠的「田園詩」意象
.
本週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來自卑南族的文學作家巴代(Badai)老師。巴代(Badai)在文學上的耕耘可謂是眾所皆知,而他在原住民族文學上的探究與創作更是璀璨奪人。在本周的節目中,巴代將帶我們思考傳統歌謠與當代文學之間的關聯,並從田園詩的角度,探索創作歌謠的文學價值。
.
撇除祭典儀式的歌謠,不管是以自然萬物借喻,又或者是單純唱出當下自然的樣貌,原住民族的傳統歌謠與自然的連結相當深厚。也因此,將傳統歌謠的敘述方式放入到當代文學的架構之中,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創作歌謠(或文字)即是原住民族的田園詩。這樣的田園詩所記錄的不僅只是自然的樣貌、人與人的互動,更是如實的將一個部落的專屬記憶、特有傳承完整的保留在詩歌之中。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巴代(Badai)精彩的歌謠解析與詩歌朗誦,一同了解屬於臺灣原住民族的田園詩。
.
文學之於臺灣原住民族,似乎是一種傳統與當代的碰撞。當原住民族作家書寫文學之時,不免會因為文學本身的美感規則而限制瑰麗的想像。如何利用這樣的規則去創作專屬原住民族的文學?就成為當代原住民族文學家的命題。
.
同樣的命題架構,換掉其中的研究主題,不也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思考探究嗎?如本季第10集,我們便是在思考如何創作專屬原住民族的藝術;第4集思考如何建構專屬原住民族的樂器架構……等。當代有非常多的面向值得我們去思考,若是以原住民族背後厚實的文化底蘊出發,我們可以如何應用、如何發展,甚至於如何展現原住民族千百年來的智慧蘊藏。
🌿飛鼠咖啡_凝聚家庭的紅色果實🌿
創業座右銘「Don't think, just do it.」
回鄉創業需要克服很多事,同時瑜安也在思考著
有什麼誘因能夠讓外地的青年回鄉創業
Buya哥哥是來自Piya-haw部落的泰雅族
是屬於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群.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族群
這一集族語老師
是來自Buarung廬山部落
Walis Huwac
是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南投的賽德克族
有分三個語群
第一個是德路固
第二個是德克達雅
第三個是都達
我們移居地的花蓮陶塞部落
現在又多了一個的德屋達群
原本我們是3S3T
可能之後會變成3S4T
所以這一集我們要學習
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也來看一下太魯閣族的小朋友幫狗洗澡
和說族語的情況吧
認識德路固語:
Musa ku miying huling mu.
我要去找我的狗
Musa ku miying(找) huling(狗) mu, dsun mu musa nganguc mkksa ni mhrapas.
我要去找我的狗,帶牠去散步或玩耍
Ima(誰) ka hiya?
牠是誰
Huling mu ka hiya.
sminaw 洗東西
trima 洗澡
Sminaw qyqaya.洗東西
Sminaw pratu. 洗碗
Dmayaw(幫) ta hiya trima hiyi(洗澡), yasa mruciq(髒) bi ka hiyi hnrpasan(玩) na dxgal.
我們幫牠洗澡,因為牠玩土身體很髒。
ngungu 尾巴
brah 胸前
sulay/ puyaq 屁股
bbaraw na birac 長長的耳朵
tunux uri 還有頭部
經過老同學我就問 第一屆動茲動茲運動會開幕~
即將到運動賽的尾聲!
到底兩隊學長姊,經歷兩天的激烈比賽,
勝利的女神究竟會親賴哪一隊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北市林口區原住民文化健康站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經過老同學我就問 第一屆動茲動茲運動會開幕~
即將到運動賽的尾聲!
到底兩隊學長姊,經歷兩天的激烈比賽,
勝利的女神究竟會親賴哪一隊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北市林口區原住民文化健康站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Buya哥哥是來自Piya-haw部落的泰雅族
是屬於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群.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族群
這一集族語老師
是來自Buarung廬山部落
Walis Huwac
是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南投的賽德克族
有分三個語群
第一個是德路固
第二個是德克達雅
第三個是都達
我們移居地的花蓮陶塞部落
現在又多了一個的德屋達群
原本我們是3S3T
可能之後會變成3S4T
所以這一集我們要學習
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也來看一下太魯閣族的小朋友幫狗洗澡
和說族語的情況吧
認識德路固語:
Musa ku miying huling mu.
我要去找我的狗
Musa ku miying(找) huling(狗) mu, dsun mu musa nganguc mkksa ni mhrapas.
我要去找我的狗,帶牠去散步或玩耍
Ima(誰) ka hiya?
牠是誰
Huling mu ka hiya.
sminaw 洗東西
trima 洗澡
Sminaw qyqaya.洗東西
Sminaw pratu. 洗碗
Dmayaw(幫) ta hiya trima hiyi(洗澡), yasa mruciq(髒) bi ka hiyi hnrpasan(玩) na dxgal.
我們幫牠洗澡,因為牠玩土身體很髒。
ngungu 尾巴
brah 胸前
sulay/ puyaq 屁股
bbaraw na birac 長長的耳朵
tunux uri 還有頭部
經過老同學我就問 第一屆動茲動茲運動會開幕~
即將到運動賽的尾聲!
到底兩隊學長姊,經歷兩天的激烈比賽,
勝利的女神究竟會親賴哪一隊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北市林口區原住民文化健康站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經過老同學我就問 第一屆動茲動茲運動會開幕~
即將到運動賽的尾聲!
到底兩隊學長姊,經歷兩天的激烈比賽,
勝利的女神究竟會親賴哪一隊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北市林口區原住民文化健康站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為了逃避考數學,巴勇假裝發燒,沒有去上學
Buya哥哥是來自Piya-haw部落的泰雅族
是屬於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群.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族群
這一集族語老師
是來自Buarung廬山部落
Walis Huwac
是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德路固的傳統樂器
是口簧琴
那口簧琴的德路固話怎麼說
叫做qawqaw
是竹片的
銅片的叫做
lubu burux
所以這一集我們要學習
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也來看一下小朋友演唱姑婆芋Brayaw
和說族語的情況吧
認識德路固語:
Psramal malu namu kana dhug? 大家都準備好了
例句:
Mnhtu nami psramal da!
Asi ta ka nahari smluhay wah! 我們要加緊練習
例句:Supu ta musa smluhay kana.(我都要一起去練習)
德路固的獵首笛叫做pgaaw
trima yayung游泳
tmapaq qsiya游泳
木琴tatuk
為了逃避考數學,巴勇假裝發燒,沒有去上學
Buya哥哥是來自Piya-haw部落的泰雅族
是屬於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群.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族群
這一集族語老師
是來自Buarung廬山部落
Walis Huwac
是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德路固的傳統樂器
是口簧琴
那口簧琴的德路固話怎麼說
叫做qawqaw
是竹片的
銅片的叫做
lubu burux
所以這一集我們要學習
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也來看一下小朋友演唱姑婆芋Brayaw
和說族語的情況吧
認識德路固語:
Psramal malu namu kana dhug? 大家都準備好了
例句:
Mnhtu nami psramal da!
Asi ta ka nahari smluhay wah! 我們要加緊練習
例句:Supu ta musa smluhay kana.(我都要一起去練習)
德路固的獵首笛叫做pgaaw
trima yayung游泳
tmapaq qsiya游泳
木琴tatuk
為了逃避考數學,巴勇假裝發燒,沒有去上學
巴勇未經許可,摘了達嗨哥哥的花 ,謊稱是達嗨哥哥允許
為了逃避考數學,巴勇假裝發燒,沒有去上學
巴勇未經許可,摘了達嗨哥哥的花 ,謊稱是達嗨哥哥允許
Buya哥哥是來自Piya-haw部落的泰雅族
是屬於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群.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族群
這一集族語老師
是來自Buarung廬山部落
Walis Huwac
是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太魯閣族語說: Bkaruh (鋤頭) Wahir (地瓜葉)
賽德克族德魯固族語說: parih(鋤頭) wasaw bunga(地瓜葉)
所以這一集我們要學習
賽德克族德路固語
也來看一下小朋友烤地瓜
和說族語的情況吧
認識德路固語:
Ima ka keegu bi knarig na bunga.誰挖的地瓜最多?
例句:
Musa yaku ka egu bi knarig mu bunga. 我挖的地瓜一定最多
kmkan(想吃)
例句:
Kmkan ku bi paru bi bunga.我想吃最大的地瓜。
Kmkan bu bi quru bi bunga.我想吃圓的地瓜。
Malu bi sknxan(香)
例句:Malu bi sknxan ka nduhan bunga.(烤地瓜很香)
Bkaruh / parih鋤頭,Bunga 地瓜
Wahir/wasaw bunga 地瓜葉,brunguy 背簍
tahut/tahu 生火,qhuni 樹木/sida樹枝
Mslikaw 快速, muduh烤, sknxan(味道)
巴勇未經許可,摘了達嗨哥哥的花 ,謊稱是達嗨哥哥允許
歐嗨了解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必要模仿別人。
巴勇未經許可,摘了達嗨哥哥的花 ,謊稱是達嗨哥哥允許
歐嗨了解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必要模仿別人。
《準台北人》是作者努力撈取記憶,想要回溯父親母親的來時路。 榮民身分的父親,雖然與爸爸不熟悉,但也依稀拼湊出父親的來台的經歷。 媽媽印尼華僑,靠著被人質疑是不是台灣人的口音,落葉生根在台灣。 自己的”新二代”身份。 三重的地理位置,因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思考出自己是哪裡人? 主持人與來賓,藉由作者自述家庭生活時,討論”我是哪裡人”尋找自我認同、 族群認同,以及因不同的身份面臨的事。
這一集的vuvu您很會
我們跟著sakinu的腳步來到了迷人的山海小鎮
台東的都蘭部落
找尋消失一甲子的樹皮衣技術
學習難得可貴的古老工藝
一探這工藝技術背後
沈太木夫妻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完成每一件令人歎為觀止的作品
在樹皮紋理下美麗中映出夫妻倆的鶼鰈情深
為了逃避考數學,巴勇假裝發燒,沒有去上學
巴勇未經許可,摘了達嗨哥哥的花 ,謊稱是達嗨哥哥允許
這一集的vuvu您很會
我們跟著sakinu的腳步來到了迷人的山海小鎮
台東的都蘭部落
找尋消失一甲子的樹皮衣技術
學習難得可貴的古老工藝
一探這工藝技術背後
沈太木夫妻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完成每一件令人歎為觀止的作品
在樹皮紋理下美麗中映出夫妻倆的鶼鰈情深
你是芋頭控嗎?
烤地瓜、烤芋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地瓜芋頭要好吃,一定要鬆軟恰當,又帶點微微焦香,
尤其是那種剛出爐還在冒煙的,
吼吼!那致命的吸引力,
讓人寧可冒著燙傷的危險,也要一親芳澤啊!
不過~霧台神山上魯凱族的窯燒芋頭,
可是完全顛覆各位的想像囉!
這裡的芋頭至少要烤三天三夜,
直到把芋頭裡的水分榨光才算完成,
那口感直逼樹根,
牙口不好的人恐怕還嚐不了這道料理呢!
到底,為何魯凱族人要把活生生的芋頭烤成乾?
是他們對美食的見解太獨特,還是另有隱情?
7/8 (六) 晚上九點, 讓日本朋友 Tomo桑來解答~
電影「紅衣小女孩2」中的復活術「俯身葬」,驚現於嘉義市台斗坑!真的是希望亡者能重生嗎? 尚未正名的拍瀑拉族所對應的史前遺址被發現於台中市南勢坑遺址!? 「台灣獐」與「台灣狗獾」被證實曾經存在!台中南勢坑遺址出土遺骨證據!
這一集的vuvu您很會
我們跟著sakinu的腳步來到了迷人的山海小鎮
台東的都蘭部落
找尋消失一甲子的樹皮衣技術
學習難得可貴的古老工藝
一探這工藝技術背後
沈太木夫妻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完成每一件令人歎為觀止的作品
在樹皮紋理下美麗中映出夫妻倆的鶼鰈情深
你是芋頭控嗎?
烤地瓜、烤芋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地瓜芋頭要好吃,一定要鬆軟恰當,又帶點微微焦香,
尤其是那種剛出爐還在冒煙的,
吼吼!那致命的吸引力,
讓人寧可冒著燙傷的危險,也要一親芳澤啊!
不過~霧台神山上魯凱族的窯燒芋頭,
可是完全顛覆各位的想像囉!
這裡的芋頭至少要烤三天三夜,
直到把芋頭裡的水分榨光才算完成,
那口感直逼樹根,
牙口不好的人恐怕還嚐不了這道料理呢!
到底,為何魯凱族人要把活生生的芋頭烤成乾?
是他們對美食的見解太獨特,還是另有隱情?
7/8 (六) 晚上九點, 讓日本朋友 Tomo桑來解答~
電影「紅衣小女孩2」中的復活術「俯身葬」,驚現於嘉義市台斗坑!真的是希望亡者能重生嗎? 尚未正名的拍瀑拉族所對應的史前遺址被發現於台中市南勢坑遺址!? 「台灣獐」與「台灣狗獾」被證實曾經存在!台中南勢坑遺址出土遺骨證據!
電影「紅衣小女孩2」中的復活術「俯身葬」,驚現於嘉義市台斗坑!真的是希望亡者能重生嗎? 尚未正名的拍瀑拉族所對應的史前遺址被發現於台中市南勢坑遺址!? 「台灣獐」與「台灣狗獾」被證實曾經存在!台中南勢坑遺址出土遺骨證據!
你是芋頭控嗎?
烤地瓜、烤芋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地瓜芋頭要好吃,一定要鬆軟恰當,又帶點微微焦香,
尤其是那種剛出爐還在冒煙的,
吼吼!那致命的吸引力,
讓人寧可冒著燙傷的危險,也要一親芳澤啊!
不過~霧台神山上魯凱族的窯燒芋頭,
可是完全顛覆各位的想像囉!
這裡的芋頭至少要烤三天三夜,
直到把芋頭裡的水分榨光才算完成,
那口感直逼樹根,
牙口不好的人恐怕還嚐不了這道料理呢!
到底,為何魯凱族人要把活生生的芋頭烤成乾?
是他們對美食的見解太獨特,還是另有隱情?
7/8 (六) 晚上九點, 讓日本朋友 Tomo桑來解答~
從前的太魯閣族人透過狩獵確認獵場
讓我們與詣帆一起來到花蓮
拜訪一位用科技記錄傳統領域的太魯閣族教官黃長興
是什麼樣的信念
讓黃長興教官全心的投入在傳統領域的調查工作
而太魯閣族人對土地為什麼無法分割
這是一場精神信仰聖戰
讓我們來聽聽黃長興教官與土地的故事吧
本集主題【族群主流化!公共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
原住民的事,關我什麼事?
除了很有事,還可以一起做很多事!
.
許多原住民族議題的衝突,往往也是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間,因為彼此不理解而造成的問題。
.
肩負社會責任實踐公共價值的「公共媒體」,如何在這趟過程,扮演一個社會溝通角色?讓人口數比例只佔全國 2% 的原住民族,與 98% 的非原住民社會大眾有更多對話?甚至透過媒體力量,發揮社會影響力,推動改變現況的可能?
.
這集《原事播客》Podcast,邀請許多公共媒體的工作者,探討在族群主流化的基礎上,公共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的議題。
🎧 特別來賓:
🎙 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總經理|莊勝鴻
🎙 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執行長|何明輝 Alang‧Galavangang
本集主題【族群主流化!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原住民的事,關我什麼事?
不只很有事, 而且還不分族群的所有人都是當事人!
.
台灣雖然已經把「多元文化」寫進憲法,成為基本國策超過 20 多年,但是各種原住民族議題的衝突,至今仍持續發生。
.
然而有別以往的是,在數位時代之下,有許多網路媒體相當關注原住民族議題,雖然這些媒體平常各有主要產製內容,包含歷史、教育、法律、人權、政治、語言等其他主題,經營對象也並不是以原住民為主,但也因為如此,能透過更多元的觀點,呈現原住民族議題的各種樣貌,同時也讓許多不同背景而且又分眾在不同領域的群眾,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原住民族議題的相關內容。
.
此外,這群網路媒體除了製作內容,也在線上推動許多議題倡議,帶動某部分群眾將議題關注的能量,從線上帶到線下,促進社會各界推動實質的改變行動。
.
這集《原事播客》Podcast,邀請許多網路媒體的工作者,從族群主流化的基礎上,探討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
🎧 特別來賓:
🎙 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
🎙 臺灣吧執行長|蕭宇辰
🎙 Umav 如何了主持與製作人|Umav
巴勇未經許可,摘了達嗨哥哥的花 ,謊稱是達嗨哥哥允許
歐嗨了解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必要模仿別人。
阿里山的來吉部落有一位畫畫非常厲害的鄒族vuvu
不同於別人他的畫筆是10根手指頭
靈感則來自大自然以及生命中的人生故事
畫中的世界展露他最原始純粹的力量
而到底要如何用手指頭貼近人心的畫呢
阿里山的來吉部落有一位畫畫非常厲害的鄒族vuvu
不同於別人他的畫筆是10根手指頭
靈感則來自大自然以及生命中的人生故事
畫中的世界展露他最原始純粹的力量
而到底要如何用手指頭貼近人心的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