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下半場邀請太魯閣族最年輕的巫醫Lowbing Miyu,分享自童年與祖母學習巫術的經歷,以及如何在祖靈召喚下確認使命。
他不僅繼承祖法,亦嘗試跨足音樂與街頭表演,讓文化與當代對話。
從儀式主持、靈性溝通,到青年培育,巫醫的角色不只是傳統醫者,更是文化守門人。節目最後,我們一同思索:在現代社會中,靈性是否仍有一席之地?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本集下半場邀請太魯閣族最年輕的巫醫Lowbing Miyu,分享自童年與祖母學習巫術的經歷,以及如何在祖靈召喚下確認使命。
他不僅繼承祖法,亦嘗試跨足音樂與街頭表演,讓文化與當代對話。
從儀式主持、靈性溝通,到青年培育,巫醫的角色不只是傳統醫者,更是文化守門人。節目最後,我們一同思索:在現代社會中,靈性是否仍有一席之地?
【搖滾區第一排】一場靈魂與音樂的深度對話!
走進部落、走進音樂,跟著我們的原住民歌手主持人戴曉君,踏上一段充滿力量的音樂尋根之旅!每週日 21:00,帶您走訪最具才華的原住民音樂人,從家鄉、生活到創作靈感,所有故事都在音符間流動!
mini conert 主角簡介:
「漂流出口」樂團團員均來自台東阿美族原住民,巫尚.碧海與布妲菈.碧海是兄妹,來自台東成功比西里岸,他們的表弟鼓手林肯,來自都蘭。
2011成軍的他們,已然是國際音樂節的常客,他們常說自己的歌很鹹:「阿美族的歌就像海浪一樣,聽到我們的歌就好像被丟到海裡一樣,把你帶到另外一個世界。」
無論是創作曲風還是錄音方式,漂流出口總是充滿實驗性與原創性,展現獨特的音樂風貌。
這一次,他們的故事更加震撼:在颱風來襲之際,漂流出口不畏風雨,在比西里岸的海邊小屋穿著雨鞋奮力演出。他們用音樂與風聲、雨聲融合,將阿美族的野性與在地情懷傳遞給每一位觀眾。原文會
搖滾區第一排
戴曉君
漂流出口
本集下半場邀請太魯閣族最年輕的巫醫Lowbing Miyu,分享自童年與祖母學習巫術的經歷,以及如何在祖靈召喚下確認使命。
他不僅繼承祖法,亦嘗試跨足音樂與街頭表演,讓文化與當代對話。
從儀式主持、靈性溝通,到青年培育,巫醫的角色不只是傳統醫者,更是文化守門人。節目最後,我們一同思索:在現代社會中,靈性是否仍有一席之地?
【搖滾區第一排】一場靈魂與音樂的深度對話!
走進部落、走進音樂,跟著我們的原住民歌手主持人戴曉君,踏上一段充滿力量的音樂尋根之旅!每週日 21:00,帶您走訪最具才華的原住民音樂人,從家鄉、生活到創作靈感,所有故事都在音符間流動!
mini conert 主角簡介:
「漂流出口」樂團團員均來自台東阿美族原住民,巫尚.碧海與布妲菈.碧海是兄妹,來自台東成功比西里岸,他們的表弟鼓手林肯,來自都蘭。
2011成軍的他們,已然是國際音樂節的常客,他們常說自己的歌很鹹:「阿美族的歌就像海浪一樣,聽到我們的歌就好像被丟到海裡一樣,把你帶到另外一個世界。」
無論是創作曲風還是錄音方式,漂流出口總是充滿實驗性與原創性,展現獨特的音樂風貌。
這一次,他們的故事更加震撼:在颱風來襲之際,漂流出口不畏風雨,在比西里岸的海邊小屋穿著雨鞋奮力演出。他們用音樂與風聲、雨聲融合,將阿美族的野性與在地情懷傳遞給每一位觀眾。原文會
搖滾區第一排
戴曉君
漂流出口
本集下半場邀請太魯閣族最年輕的巫醫Lowbing Miyu,分享自童年與祖母學習巫術的經歷,以及如何在祖靈召喚下確認使命。
他不僅繼承祖法,亦嘗試跨足音樂與街頭表演,讓文化與當代對話。
從儀式主持、靈性溝通,到青年培育,巫醫的角色不只是傳統醫者,更是文化守門人。節目最後,我們一同思索:在現代社會中,靈性是否仍有一席之地?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兩位原廣 FM96.3的主持人——魯凱族的阿搭溜與泰雅族的巴宴爾,分享他們從童年夢想到實現廣播人生的過程。
從台語農漁節目到族語文化專訪,從校園主持到金鐘入圍,他們用聲音記錄部落故事,也透過節目回應身分、文化與信仰。
節目中還有廣播實戰PK挑戰,展現專業口條與反應力,一起來聽聽聲音背後的故事,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兩位原廣 FM96.3的主持人——魯凱族的阿搭溜與泰雅族的巴宴爾,分享他們從童年夢想到實現廣播人生的過程。
從台語農漁節目到族語文化專訪,從校園主持到金鐘入圍,他們用聲音記錄部落故事,也透過節目回應身分、文化與信仰。
節目中還有廣播實戰PK挑戰,展現專業口條與反應力,一起來聽聽聲音背後的故事,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兩位原廣 FM96.3的主持人——魯凱族的阿搭溜與泰雅族的巴宴爾,分享他們從童年夢想到實現廣播人生的過程。
從台語農漁節目到族語文化專訪,從校園主持到金鐘入圍,他們用聲音記錄部落故事,也透過節目回應身分、文化與信仰。
節目中還有廣播實戰PK挑戰,展現專業口條與反應力,一起來聽聽聲音背後的故事,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兩位原廣 FM96.3的主持人——魯凱族的阿搭溜與泰雅族的巴宴爾,分享他們從童年夢想到實現廣播人生的過程。
從台語農漁節目到族語文化專訪,從校園主持到金鐘入圍,他們用聲音記錄部落故事,也透過節目回應身分、文化與信仰。
節目中還有廣播實戰PK挑戰,展現專業口條與反應力,一起來聽聽聲音背後的故事,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兩位原廣 FM96.3的主持人——魯凱族的阿搭溜與泰雅族的巴宴爾,分享他們從童年夢想到實現廣播人生的過程。
從台語農漁節目到族語文化專訪,從校園主持到金鐘入圍,他們用聲音記錄部落故事,也透過節目回應身分、文化與信仰。
節目中還有廣播實戰PK挑戰,展現專業口條與反應力,一起來聽聽聲音背後的故事,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你聽過「巴宰族」嗎?作為目前尚未正名的平埔族群之一,巴宰族正面臨語言斷層與文化流失的危機。
本集邀請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巴宰族青年──嗄嗄、軒豪與Samaw,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尋根、語言學習與文化復刻,一步步找回自我認同。
從創世神話、過年祭典、母系社會,到巴宰語小教室,他們用行動延續祖先的記憶,也為這個瀕危族群爭取更多被看見的機會。一起來聽見他們的聲音,理解巴宰的故事。
你聽過「巴宰族」嗎?作為目前尚未正名的平埔族群之一,巴宰族正面臨語言斷層與文化流失的危機。
本集邀請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巴宰族青年──嗄嗄、軒豪與Samaw,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尋根、語言學習與文化復刻,一步步找回自我認同。
從創世神話、過年祭典、母系社會,到巴宰語小教室,他們用行動延續祖先的記憶,也為這個瀕危族群爭取更多被看見的機會。一起來聽見他們的聲音,理解巴宰的故事。
你聽過「巴宰族」嗎?作為目前尚未正名的平埔族群之一,巴宰族正面臨語言斷層與文化流失的危機。
本集邀請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巴宰族青年──嗄嗄、軒豪與Samaw,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尋根、語言學習與文化復刻,一步步找回自我認同。
從創世神話、過年祭典、母系社會,到巴宰語小教室,他們用行動延續祖先的記憶,也為這個瀕危族群爭取更多被看見的機會。一起來聽見他們的聲音,理解巴宰的故事。
你聽過「巴宰族」嗎?作為目前尚未正名的平埔族群之一,巴宰族正面臨語言斷層與文化流失的危機。
本集邀請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巴宰族青年──嗄嗄、軒豪與Samaw,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尋根、語言學習與文化復刻,一步步找回自我認同。
從創世神話、過年祭典、母系社會,到巴宰語小教室,他們用行動延續祖先的記憶,也為這個瀕危族群爭取更多被看見的機會。一起來聽見他們的聲音,理解巴宰的故事。
🌍#台灣電視史首度以科技解密八部合音形成元素!
🌍你能一口唱出雙聲雙音階嗎?布農族是全球8支能發出雙聲雙音階的民族之一!
🌍阿美族於1996年紅遍世界的複音歌唱技巧,多聲部自由對位再收同一尾音階為你解構其精彩!
🌍國寶級台灣民族音樂家吳榮順親臨示範全球罕見泛音歌唱技巧!
#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 第1集 《#南島聲音的密碼》10月14日晚間9點
--------------------------------------------
本周,我們將迎來第五季的首播!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從音樂的角度,進入南島民族的文化。
從第一季開始,我們便不斷地從音樂的角度進入南島民族的世界。音樂不僅能牽引我們的情緒,歌詞、語境也總會為我們聽者勾勒出歌者想要表達的世界。音樂就是如此神奇,是屬於人最根本傳達情緒、表露情感的本能。而在前面幾季中,我們了解到樂舞對於族人的重要性、我們理解歌曲背後隱含的意義,甚至我們知道歌詞中具有的邏輯甚至專用名詞。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從歌唱技巧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歌曲,並從臺灣原住民族的歌曲技巧,解開南島聲音的密碼。
-------------------
✨演講人:吳榮順
-------------------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的吳榮順教授。吳榮順將在本周的節目中,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
八部音合唱,又稱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語為pasibutbut。過去對於八部音合唱到底是否真的有八部,八部音合唱是否準確有一些討論,而在本周的演講中,吳榮順提到了「自然泛音」。在聲譜儀中,可以從中發現在自然泛音的作用下,八部音合唱在沒有八部的狀態下呈現出八部的現象。而這樣的雙音演唱方式,世界上僅有8個民族可以做到,除了本周將介紹的布農族外,或許便是大家較為孰悉的蒙古族的呼麥了,而在本周的節目中,吳榮順教授更是加碼為我們介紹有別於布農族單口腔泛音唱法的圖瓦族雙口腔泛音唱法,十分精彩,不容錯過!
在第一段的節目裡,我們將藉著吳榮順親身的示範與解釋,更深入的認識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
-------------------
✨演講人:高淑娟
-------------------
本周第二位演講者邀請到杵音文化藝術團的團長高淑娟女士。高淑娟帶著杵音文化藝術團的團員們,將在本周的節目中為我們展示阿美族美妙的複音歌唱技巧。
阿美族的複音歌唱技法與布農族八部音合唱一樣,皆被全世界的耳朵聽到過。來自臺東馬蘭的郭英男先生及他的夫人,一首老人飲酒歌,被世界的耳朵收集,更是被使用到了亞特蘭大奧運之上成為主題曲的內容。暫不述其爭議,單討論複音技法便十分有趣,阿美族的複音技法macacadaay是近代創造出來的新詞,在過去並沒有專門的單詞表示這個技法。macacadaay一詞是老人家以cada(承接)作為字根創造的名詞,意指這種唱法是人與人之間在唱歌時不斷承接、不斷接續的一種歌唱技巧。高淑娟所帶領的杵音文化藝術團,更是將在本周的節目中帶來macacadaay演唱技法的展現,萬分動人,不容錯過!
在第二段的節目裡,我們將藉著高淑娟親身的示範與解釋,更深入的認識阿美族的複音技巧-macacadaay。
-------------------
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歌謠的技法漸漸被遺忘,許多部落的老人家或許還記得那一層層堆疊的瑰麗旋律,但這些旋律,隨著都市叢林覆蓋大地,漸漸被淡忘了。
值得感動且慶幸的是,不少部落的青年意識到這些危機,歌曲的技法被找回來的同時,歌曲的意義也慢慢被重新建構起來。張口唱歌很簡單,但是唱出味道很難,如何在張口唱的同時,唱出屬於自己族群,乃至於自己部落的一山一水,或許是當代學習文化的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講者資訊:
1⃣講者:#吳榮順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專任教授
✨演講主題:布農族Pasibutbut的泛音現象
2⃣講者:#高淑娟 Panay (阿美族)
杵音文化藝術團 團長
✨演講主題:阿美族的Macacadaay複音技法與社會意涵—以馬蘭為例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10月14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你聽過「巴宰族」嗎?作為目前尚未正名的平埔族群之一,巴宰族正面臨語言斷層與文化流失的危機。
本集邀請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巴宰族青年──嗄嗄、軒豪與Samaw,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尋根、語言學習與文化復刻,一步步找回自我認同。
從創世神話、過年祭典、母系社會,到巴宰語小教室,他們用行動延續祖先的記憶,也為這個瀕危族群爭取更多被看見的機會。一起來聽見他們的聲音,理解巴宰的故事。
連續6年 金馬獎 後台指定髪型團隊W+ Salon
經手各大影視明星 髮型設計師 黃一峯 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暖心小姊姊 邱甯、中英雙聲道 予晞、編織好手 益銘
經 黃一峯 老師大改造變成明星範?
他們又能勝任 髮型設計師 的各項考驗嗎?
本週五第九集,帶你一窺髮型師的魔法國度~
在數位浪潮中,越來越多年輕原住民族人選擇用「自媒體」說自己的故事。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阿美族的Coko’與阿美/泰雅族的J霆,分享他們如何以圖文、影片與幽默日常,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頻道。
從語言復振、都市原民認同,到AI語音保存與業配經驗,他們用手機與網路,打造跨世代的文化影響力。一起認識這群勇敢創作者,看他們如何用創意連結族語、文化與更多人的心。
在數位浪潮中,越來越多年輕原住民族人選擇用「自媒體」說自己的故事。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阿美族的Coko’與阿美/泰雅族的J霆,分享他們如何以圖文、影片與幽默日常,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頻道。
從語言復振、都市原民認同,到AI語音保存與業配經驗,他們用手機與網路,打造跨世代的文化影響力。一起認識這群勇敢創作者,看他們如何用創意連結族語、文化與更多人的心。
在數位浪潮中,越來越多年輕原住民族人選擇用「自媒體」說自己的故事。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阿美族的Coko’與阿美/泰雅族的J霆,分享他們如何以圖文、影片與幽默日常,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頻道。
從語言復振、都市原民認同,到AI語音保存與業配經驗,他們用手機與網路,打造跨世代的文化影響力。一起認識這群勇敢創作者,看他們如何用創意連結族語、文化與更多人的心。
在數位浪潮中,越來越多年輕原住民族人選擇用「自媒體」說自己的故事。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阿美族的Coko’與阿美/泰雅族的J霆,分享他們如何以圖文、影片與幽默日常,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頻道。
從語言復振、都市原民認同,到AI語音保存與業配經驗,他們用手機與網路,打造跨世代的文化影響力。一起認識這群勇敢創作者,看他們如何用創意連結族語、文化與更多人的心。
【航向人之島!從蘭嶼達悟族人身上尋找台灣南島民族的海洋記憶】
為了探究史前南島民族
如何遠洋遷徙、開枝散葉
使南島語系成為全球分布最廣的語系
我們前往蘭嶼記錄、採集
難得的東清部落大船落成禮
拼板舟造舟藝術家Syaman Misrako 張世凱
帶我們深入部落
從一系列祭儀中
認識達悟族的傳統文化
尋找南島民族的海洋記憶。
在數位浪潮中,越來越多年輕原住民族人選擇用「自媒體」說自己的故事。
本集《Mathariri 說說話》邀請阿美族的Coko’與阿美/泰雅族的J霆,分享他們如何以圖文、影片與幽默日常,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頻道。
從語言復振、都市原民認同,到AI語音保存與業配經驗,他們用手機與網路,打造跨世代的文化影響力。一起認識這群勇敢創作者,看他們如何用創意連結族語、文化與更多人的心。
台灣之光在這!帶著 排灣族刺青 技術前進 紐西蘭
一個從山來 祖鈞、一個從海來 家駿
部落禁忌被觸犯、自主性被挑戰怎麼辦?部落好多聲音誰說的算?
外部團體、觀光客對於部落造成侵擾時有所聞,有人闖入聖地、祭場,有人任意代表部落,這些事件對整體部落的傷害在哪裡?當禁忌被侵犯、部落被自主性被挑戰時,對相對應的法律在保障部落嗎?部落對外的主張夠有效、夠有強制力嗎?規範又誰說了算?部落有族人同意允許就可以了嗎?多方聲音的角力?共識與秩序怎麼形成呢?
【主持人】
蔡逸帆 - 瘋順媽咪、陳君瑋律師粉絲團
👉法律型男團
yapas陳旻園|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鄒族
KacawSiyo林裕洋|律師|阿美族
👉專家來賓
邱韻芳|暨大原民生計發展中心主任|
KulasUmo|馬太鞍部落會議委員|阿美族
👉現場來賓
LamuluPakawyan|大肚娃文化創意負責人|卑南族
阿布田|廣播主持人|魯凱族
馬賴張文晴|和平部落會議執行長|泰雅族
Walis陳岱勛|鹿鳴山穀負責人||泰雅族
部落禁忌被觸犯、自主性被挑戰怎麼辦?部落好多聲音誰說的算?
外部團體、觀光客對於部落造成侵擾時有所聞,有人闖入聖地、祭場,有人任意代表部落,這些事件對整體部落的傷害在哪裡?當禁忌被侵犯、部落被自主性被挑戰時,對相對應的法律在保障部落嗎?部落對外的主張夠有效、夠有強制力嗎?規範又誰說了算?部落有族人同意允許就可以了嗎?多方聲音的角力?共識與秩序怎麼形成呢?
【主持人】
蔡逸帆 - 瘋順媽咪、陳君瑋律師粉絲團
👉法律型男團
yapas陳旻園|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鄒族
KacawSiyo林裕洋|律師|阿美族
👉專家來賓
邱韻芳|暨大原民生計發展中心主任|
KulasUmo|馬太鞍部落會議委員|阿美族
👉現場來賓
LamuluPakawyan|大肚娃文化創意負責人|卑南族
阿布田|廣播主持人|魯凱族
馬賴張文晴|和平部落會議執行長|泰雅族
Walis陳岱勛|鹿鳴山穀負責人||泰雅族
部落禁忌被觸犯、自主性被挑戰怎麼辦?部落好多聲音誰說的算?
外部團體、觀光客對於部落造成侵擾時有所聞,有人闖入聖地、祭場,有人任意代表部落,這些事件對整體部落的傷害在哪裡?當禁忌被侵犯、部落被自主性被挑戰時,對相對應的法律在保障部落嗎?部落對外的主張夠有效、夠有強制力嗎?規範又誰說了算?部落有族人同意允許就可以了嗎?多方聲音的角力?共識與秩序怎麼形成呢?
【主持人】
蔡逸帆 - 瘋順媽咪、陳君瑋律師粉絲團
👉法律型男團
yapas陳旻園|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鄒族
KacawSiyo林裕洋|律師|阿美族
👉專家來賓
邱韻芳|暨大原民生計發展中心主任|
KulasUmo|馬太鞍部落會議委員|阿美族
👉現場來賓
LamuluPakawyan|大肚娃文化創意負責人|卑南族
阿布田|廣播主持人|魯凱族
馬賴張文晴|和平部落會議執行長|泰雅族
Walis陳岱勛|鹿鳴山穀負責人||泰雅族
部落禁忌被觸犯、自主性被挑戰怎麼辦?部落好多聲音誰說的算?
外部團體、觀光客對於部落造成侵擾時有所聞,有人闖入聖地、祭場,有人任意代表部落,這些事件對整體部落的傷害在哪裡?當禁忌被侵犯、部落被自主性被挑戰時,對相對應的法律在保障部落嗎?部落對外的主張夠有效、夠有強制力嗎?規範又誰說了算?部落有族人同意允許就可以了嗎?多方聲音的角力?共識與秩序怎麼形成呢?
【主持人】
蔡逸帆 - 瘋順媽咪、陳君瑋律師粉絲團
👉法律型男團
yapas陳旻園|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鄒族
KacawSiyo林裕洋|律師|阿美族
👉專家來賓
邱韻芳|暨大原民生計發展中心主任|
KulasUmo|馬太鞍部落會議委員|阿美族
👉現場來賓
LamuluPakawyan|大肚娃文化創意負責人|卑南族
阿布田|廣播主持人|魯凱族
馬賴張文晴|和平部落會議執行長|泰雅族
Walis陳岱勛|鹿鳴山穀負責人||泰雅族
什麼是未來食物?
未來食物在哪裡?
地球暖化,未來食物能夠給我們什麼幫助?
你以為一無四處的野草,竟然是拯救海洋生物的救星?
你以為小米都長一樣?
卻有一位Tina有辦法種出超過250種外型各異的小米。
你以為爆米花只能用玉米和白米?
但在清水部落,吃得到色彩繽紛的各種穀物爆米花。
想補充 Omega-3,不需要再追殺深海魚群,
農田裡就採得到,而且葷素不忌!
想未雨綢繆,在地球崩潰之前找到生存的方式,
那麼不妨一起來支持亢旱穀物的復育!
其實,未來食物不在未來,
而是早已存在過去人類的飲食史當中,
想迎接未來,
現在,我們得先找回過去,
一起把『未來食物』還給這片大地。
10月5日 (六) 晚間九點,
鎖定 『ila跟土地學做飯season3』-
部落禁忌被觸犯、自主性被挑戰怎麼辦?部落好多聲音誰說的算?
外部團體、觀光客對於部落造成侵擾時有所聞,有人闖入聖地、祭場,有人任意代表部落,這些事件對整體部落的傷害在哪裡?當禁忌被侵犯、部落被自主性被挑戰時,對相對應的法律在保障部落嗎?部落對外的主張夠有效、夠有強制力嗎?規範又誰說了算?部落有族人同意允許就可以了嗎?多方聲音的角力?共識與秩序怎麼形成呢?
【主持人】
蔡逸帆 - 瘋順媽咪、陳君瑋律師粉絲團
👉法律型男團
yapas陳旻園|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鄒族
KacawSiyo林裕洋|律師|阿美族
👉專家來賓
邱韻芳|暨大原民生計發展中心主任|
KulasUmo|馬太鞍部落會議委員|阿美族
👉現場來賓
LamuluPakawyan|大肚娃文化創意負責人|卑南族
阿布田|廣播主持人|魯凱族
馬賴張文晴|和平部落會議執行長|泰雅族
Walis陳岱勛|鹿鳴山穀負責人||泰雅族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伯公的泥土杯》我們拍攝對象是姊弟檔櫻桃漢堡。櫻桃漢堡生長在製陶世家,家中從事製陶產業已來到第三代,生活環境被陶、土、窯、甕等充滿手作溫度的器物環繞。
漢堡和櫻桃對於玩耍很直接,在諾大的窯場裡玩著躲貓貓、在田邊溝渠玩著溝水,還不忘幫生長在一旁的小花用水槍澆水、幫小螺澆水、幫伯公廟簷上的草澆水,還幫伯公特製了大大的泥土杯,希望伯公不會口渴。孩子們自己發明遊戲、發展規則,讓一切玩耍都很開心、充滿好奇,只要好玩就很專注於其中。
櫻桃與漢堡顛覆身為大人的自己對於「玩」的想像,一玩一世界,大概是最能說明櫻桃和漢堡的玩耍,脈絡不那麼要緊,因為玩的當下就是完整的宇宙。
Bway Lahuy (懷拉互依)
四歲多的Bway是泰雅族,住在司馬庫斯部落,Bway在部落裡有很多秘密基地喔,他喜歡和爸爸一起去小米田趕鳥,在水蜜桃園跟水蜜桃比賽跑步,山上的果園好大一片,Bway只要一大聲,就會有好多人回應ㄧ樣的聲音。
後山有一個秘密基地,只有小黑狗和老黃牛才知道路線。那裡的森林有全世界最高的盪鞦韆、還有全世界最怕Bway的野山豬,因為Bway就是那裡的小獵人唷!
我們抵達 紐西蘭 了了了了
傳說中的 紐西蘭 拍刺紋身師 Moko 老師廬山真面目,正式揭曉!
台紐刺青 拍刺技藝 超級比一比!
台灣和紐西蘭有何不同?
家駿 和 祖鈞 又會創造什麼故事化作身上的圖騰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本週!跟著玩家們一起來學習 噶瑪蘭語
相對於其他原住民族群,噶瑪蘭族人數較少,
在語言保留的路上,
有著許多前輩和年輕人投入語言與文化復興的領域,
讓這美麗的語言持續留存,
本次玩家除了有許多語言推廣組織的青年,
還有!號稱「原住民泰拳第一人」的高手也到現場啦!
到底是哪一位玩家能脫穎而出~
09/13週五晚間9️⃣點!
本週!跟著玩家們一起來學習 噶瑪蘭語
相對於其他原住民族群,噶瑪蘭族人數較少,
在語言保留的路上,
有著許多前輩和年輕人投入語言與文化復興的領域,
讓這美麗的語言持續留存,
本次玩家除了有許多語言推廣組織的青年,
還有!號稱「原住民泰拳第一人」的高手也到現場啦!
到底是哪一位玩家能脫穎而出~
09/13週五晚間9️⃣點!
本週!跟著玩家們一起來學習 噶瑪蘭語
相對於其他原住民族群,噶瑪蘭族人數較少,
在語言保留的路上,
有著許多前輩和年輕人投入語言與文化復興的領域,
讓這美麗的語言持續留存,
本次玩家除了有許多語言推廣組織的青年,
還有!號稱「原住民泰拳第一人」的高手也到現場啦!
到底是哪一位玩家能脫穎而出~
09/13週五晚間9️⃣點!
聲音紀錄設備的轉變,從19世紀中葉設備繁重的蠟管錄音,到現在攜帶方便的數位錄音機,工具的演進讓我們紀錄聲音的便利性大幅提升。然,在早期的蠟管錄音、盤式錄音的時代,能被紀錄聲音卻是非常稀有,特別是只能錄製短短數十秒的蠟管時代。
日本學者留存的一段1920年代錄製的噶瑪蘭族祭師吟唱的一段「Pakelabi 除瘟祭」吟唱的古謠,由知名民族音樂教授明立國於節目中分享,還原了古老珍貴的祭儀歌謠,這段被記錄下來的古謠吟唱,無疑為台灣保存了非常重要的古謠文化資產,讓後世得以研究、傳承,甚至延續古謠所代表的民族儀禮精神思想。
-
另外,明立國教授在1990年代策畫的「原住民族樂舞展演計畫」意外的引起拉阿魯哇族半世紀未見的「聖貝takiarʉ」重現於部落,也再重燃起拉阿魯哇族人對於傳統祭儀的重視。從1990年 開始的“ 臺灣原住民族樂舞系列”還包含 1990 年的阿美族篇,1991的布農族篇,1992年的卑南篇,1993年的鄒族篇等,在國家劇院( 室內)及中正紀念堂廣場( 室外)作深入的演出。
-
臺北藝術大學陳俊斌教授,則在以卑南族「南王部落」的 大獵祭Mangayaw祭歌 中,做了長期的實地田野調查,意外發現與日本時代文獻當中所記載的馘.首(出草)的目的有截然不同的內容!過去記載卑南族人的馘.首文化以復.仇、彰顯個人之勇為主,但在陳俊斌教授將大獵祭多首祭歌歌詞從日本時代的日文紀錄,轉化羅馬音,當代族人耆老的詞彙校音,再經歷當代的翻譯以及重新全貌式的理解之後,發現歌詞中呈現出的大獵祭族人獵首的目的,包含了集體性的解決部落與部落間的糾紛以外,很大的目的其實另有他途 ?
-
被解析的大獵祭的古謠歌詞中,也細膩的呈現了過程中與其他部落以物易物、慰問喪家、舉行盛宴等等多重的行為與意義。
-
演講人:明立國/南華大學族音樂研究所教授、清華大學音樂研究所教授、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
演講題目:聲音採集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的重要性
-
演講人:陳俊斌 /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演講題目:文獻與田調的相互參照:以黑澤隆朝收錄之卑南社大獵祭歌詞重建為例
日治時期的老照片中,南勢群阿美族男性的服飾竟如此像紋面族群(泰雅、賽德克、太魯閣族)的服飾特色?花蓮地區阿美族女性的傳統服竟是黑色的,而不是現在常見的鮮豔紅色?
-
在秦貞廉《漂流臺灣秀姑巒之記》原書名《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的文獻中提到,1803年,居住在較靠近海岸的阿美族人會用貝殼製作的串珠,與居住在溪流上游的紋面族群交易換取織布,所以從老照片中發現百年前的阿美族男性服飾,穿戴著紋面族群特有的方衣系統披肩,原來族群之間的互動並非只有衝突,物質交流的歷史可能遠超過當代人們的想像。
-
台灣觀光業萌芽於日治時代,隨著觀光產業的興起,推動了族人藉由服飾與歌舞展演獲得收入的機會,以成立於民國52年的阿美文化村為例,以阿美族的歌舞文化展開觀光產業,那時的文化村造就無數家庭生計收入,帶動當時的地方觀光產業。在這樣的背景下,南勢群阿美族的女性服飾也逐漸轉變為較能討喜於大眾的鮮豔紅色,除了色彩以外,阿美族人的所謂傳統服飾,在時代的推演下、在低區性的發展上還呈現了哪些演變?
這一集節目邀請研究原住民族藝術的學者,以及花蓮在地的阿美族工藝師,一起從百年前的老照片探討南勢阿美族服飾的演變,族人在經歷不同文化碰撞後,如何形塑出當代的服飾文化樣貌,而這其中是否是文化上的失序?抑或是在當今多元社會下交融的必然的結果?
有興趣的朋友,邀您收看ZALAN見識南島最新主題【原住民服飾的時代演變-阿美族 】,影片連結於留言區👇👇
-
本集來賓 :
王昱心 / 西拉雅族 /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教授
演講題目:儲存《從老照片與早期蒐藏看區域美感》
林易蓉 / 阿美族 / Karoma`an共同創辦人,娜荳蘭部落族人
演講題目:《從群落到部落的Losid文化流動》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播出時間:10月27日(週日)晚間10點起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本週!跟著玩家們一起來學習 噶瑪蘭語
相對於其他原住民族群,噶瑪蘭族人數較少,
在語言保留的路上,
有著許多前輩和年輕人投入語言與文化復興的領域,
讓這美麗的語言持續留存,
本次玩家除了有許多語言推廣組織的青年,
還有!號稱「原住民泰拳第一人」的高手也到現場啦!
到底是哪一位玩家能脫穎而出~
09/13週五晚間9️⃣點!
台灣之光在這!帶著 排灣族刺青 技術前進 紐西蘭
一個從山來 祖鈞、一個從海來 家駿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請登入會員後觀看
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日軍侵佔泰雅族大豹社土地,領導人 Watan Syat(瓦旦.燮促)苦戰日軍八年。他的女兒 Loba Watan(蘿芭・瓦旦)為了讓族人回家,自願當日本人的質子,卻引發整個家族崩裂。回不了家的人,只能把靈魂碎片寄託於虹霧之中
請登入會員後觀看
距離當代125年前的大豹社抗日戰爭中,泰雅大豹群族人面對外來殖民勢力入侵,展現保衛家園與gaga的抵抗精神。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張淦勛| senay ta veljeluan i puyuma 卑南溪之歌
“ 就像寫給舊台東的一封情書 “ — Giyu這麼說。
出生長成之地,總裝著滿滿的童年回憶,Giyu他不直言懷念,只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看似無謂的生活過往,像老照片般的一張張堆砌起時間的厚度,用平淡的口吻唱著那些年的盛夏光景,使人與之眷戀。此曲特地邀請同樣來自台東的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Semalryiaw一起玩樂,作品時常自帶台東景色的他,讓更人輕易的踏入歌裡描繪的場景,不自覺地受到召喚。
------------------------------------------------------------------------------------------------------------------------------------------------------------------------------------
徹摩|Djalan路上
排灣族創作歌手徹摩,在他的音樂道路上離不開文化的美麗,歌曲《Djalan路上》唱出了想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聲音很溫暖,溫暖著生命中的心靈。
------------------------------------------------------------------------------------------------------------------------------------------------------------------------------------
雅維.茉芮 |hawngu' utux彩虹
雅維.茉芮,來自苗栗縣泰雅族,創作靈感多以部落的神話傳說、文化精神,並融入流行元素及豐富節奏。彩虹是泰雅人的靈魂存在信仰,我們相信勤勞認真生活的人,可在臉頰上留下記號,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可以攀爬到彩虹另一端,透過記號和祖靈相遇,到達靈魂的另一個世界。《hawngu' utux彩虹》這首歌同時獻給因病逝去的同學Laha,彼此共同努力勤勞的學習著被遺忘的泰雅,即使生命走入低垂,妳仍帶著病痛為笑著和大家一起學習到最後,相信彩虹那端的妳,正幸福的帶著微笑。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樹人大冒險1】
好動頑皮的哥哥尤命,常在山林中奔跑玩耍,但總愛跟前跟後的妹妹尤瑪,引來朋友嘲笑是跟屁蟲,讓他倍感困擾。按耐不住的尤命,對妹妹大發脾氣,把妹妹甩在後頭,自己跑去玩了。
然而到晚上,妹妹還沒有回家,擔心的尤命在樹林穿梭尋找,發現妹妹睡在村外巨石下頭。鬆了口氣的尤命,帶著看似正常的尤瑪回家,但隔天妹妹的身體卻開始產生劇烈變化......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驚慌失措的尤命只好回到山林找尋答案,為讓妹妹復原,兄妹兩人展開了奇妙的冒險旅程。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尤瑪想去市集欣賞漂亮的首飾,但是哥哥尤命顧慮她的安危,嚴格禁止她亂跑。被限制行動的妹妹非常生氣,甚至用力咬了哥哥一口,甩開哥哥跑進了森林裡的山洞。
尤瑪和尤命進入了樹人世界,而這次哥哥尤命卻被魔法命中,變成了「樹人」!憂心的妹妹只好擔起拯救哥哥的責任,踏上異世界的驚奇之旅!為了讓哥哥恢復原狀,他們必須從「鐵鋸魔」手中拯救「花精公主」;在這趟冒險的旅程,尤瑪也將深深了解哥哥對自己的愛。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尤命夢想當獵人,想用弓箭獵捕大型動物,卻經常和妹妹-尤瑪吵架。某次兄 妹遇見小樹人,一起救出受困山崖的黑熊,這時兇殘的獸夾怪來襲,在大家 被吃掉之前,尤命必須領悟:”獵人之道不在殺戮,在與大自然和平共 處”,才能打敗不怕弓箭的獸夾怪。
主題:《邊界 那麼寬》記錄部落故事開拓小說情節
作 者:桂春.米雅 Kuei Chun Miya (阿美族)
第13屆原住民文學獎:小說、散文雙首獎
臺灣文學獎、山海文學獎及後山文學獎比賽獲雙首獎第二名與佳作
散文與詩:《種一朵雲》
繪本:《樹上的魚-Lokot 鳥巢蕨》
長篇小說:《邊界 那麼寬》
進行中長篇小說《楊桃香》
來賓:多馬斯.哈漾 Tumas Hayan (泰雅族)
桃園市復興區奎輝部落
2021 年教職退休,目前專事創作與農耕生活。
其作品以小說及散文見長,亦屢獲國內文學獎項的殊榮與肯定。
著作:《北橫多馬斯》(2002 年)、《雪國再見》(2006 年)、《冷山》(2010 年)、《泰雅之音》(2013 年)、《再見雪之國 》(2019 年)
簡介:
這集節目邀請到致力於紀錄南島族群文化的作家桂春.米雅,她曾經獲得第13屆原住民族文學獎的小說與散文雙首獎,筆觸優美沉靜,擅長刻畫細膩的情感,她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邊界,那麼寬》以多組人物、多方視角探討族群之間的文化差異,並深入關注女性身份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轉變;特別來賓泰雅族作家多馬斯‧哈漾以散文和小說為主並且以想像力以及獨特的幽默感,今日的創作之旅,讓我們一起邁向邊界,拓展寬廣的文學旅程。
台灣最精彩、最多元的原住民人文節目,包括娛樂、綜藝、紀實和生態等豐富及目內容。
大葉田香、九層塔這些飯桌上的綠葉,
一進到「釀酒」世界,它們立馬變要角?
消失十數年的的時代零嘴-青箭口香糖,
如今它那爽甜滋味竟然在菜園裡就能回味?
頭髮禿了一輩子,甚麼吃的喝的洗的全都試了,
效果卻不如一束不起眼的小草?
每到夏天只想往冷氣房跑,
沒有喝冰飲就感覺要中暑,
然而,這裡卻有一鍋花花草草熬出來的水,
光聞它那沸騰的蒸氣就可以透心涼?
在花蓮有個電光部落,
部落裡有個私人菜園,
規模雖小,但裡頭珍寶可不少;
行醫二十多年的中醫師 @鄒瑋倫
都驚呼那裏簡直是『植物的迪士尼樂園』,
不僅釀酒材料一應俱全,
連中醫師遍尋不找的處方藥草都能在那裏找著;
自古以來,
人們的健康靠的就是舌尖上的處方籤,
自然萬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任務,
如果我們不夠了解,
那它就會從我們的日常中溜走,
幸運點,或許還能成為治病的良藥;
其實,花點心思留意身邊的植物,
你會發現,
從它們身上獲得的遠遠超過我們所付出的。
10月12日, 週六晚間九點,
Ila跟土地學做飯 season3『中醫師的部落巡禮』
一起跟著中醫師鄒瑋倫到電光部落去嚐百草,
用舌尖揭開花草的養生秘方,
找出屬於自己的健康處方籤吧!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伯公的泥土杯》我們拍攝對象是姊弟檔櫻桃漢堡。櫻桃漢堡生長在製陶世家,家中從事製陶產業已來到第三代,生活環境被陶、土、窯、甕等充滿手作溫度的器物環繞。
漢堡和櫻桃對於玩耍很直接,在諾大的窯場裡玩著躲貓貓、在田邊溝渠玩著溝水,還不忘幫生長在一旁的小花用水槍澆水、幫小螺澆水、幫伯公廟簷上的草澆水,還幫伯公特製了大大的泥土杯,希望伯公不會口渴。孩子們自己發明遊戲、發展規則,讓一切玩耍都很開心、充滿好奇,只要好玩就很專注於其中。
櫻桃與漢堡顛覆身為大人的自己對於「玩」的想像,一玩一世界,大概是最能說明櫻桃和漢堡的玩耍,脈絡不那麼要緊,因為玩的當下就是完整的宇宙。
Bway Lahuy (懷拉互依)
四歲多的Bway是泰雅族,住在司馬庫斯部落,Bway在部落裡有很多秘密基地喔,他喜歡和爸爸一起去小米田趕鳥,在水蜜桃園跟水蜜桃比賽跑步,山上的果園好大一片,Bway只要一大聲,就會有好多人回應ㄧ樣的聲音。
後山有一個秘密基地,只有小黑狗和老黃牛才知道路線。那裡的森林有全世界最高的盪鞦韆、還有全世界最怕Bway的野山豬,因為Bway就是那裡的小獵人唷!
我們抵達 紐西蘭 了了了了
傳說中的 紐西蘭 拍刺紋身師 Moko 老師廬山真面目,正式揭曉!
台紐刺青 拍刺技藝 超級比一比!
台灣和紐西蘭有何不同?
家駿 和 祖鈞 又會創造什麼故事化作身上的圖騰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吱吱 郭芝吟 /阿公的魚
阿公的魚是吱吱郭芝吟首創的阿美族語歌曲,談到歌曲最大的收穫就是和家人一起完成族語創作,用寫歌的方式學習自己的文化,用最熱愛的音樂傳遞家人的陪伴。
娜塢悟吉納 /saviki山,美
阿里山鄉山美村長大的娜塢,寫歌創作有個習慣,習慣從自己的日記中找到靈感,一把吉他哼哼唱唱就是這樣簡單的輕快的方式,歌曲(saviki山,美)唱出了部落生活的日常,長輩跟孩子間的談笑。
AZ李孝祖 /火花Fitlik
唱出嘻哈態度是AZ李孝祖對音樂的認同,他站在旁人的視角寫出對族人的發聲,歌曲(火花Fitlik)中,看到族人需要被團結、被發聲。
桑布伊|ama 父親
桑布伊的父親是一個農人,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雕刻藝術家,父親巨人又萬能的形象自小烙印在桑布伊的心中。桑布伊原本計畫在第一張專輯中與父親合作,但在錄製前夕桑布伊父親卻突然離世,合作的念頭再也無法實現。《父親》這首歌,是桑布伊傳達對逝去父親無止盡的親情思念,也感恩內斂無形卻無所不在的父愛。
------------------------------------------------------------------------------------------------------------------------------------------------------------------------------------
O.S.T泰雅的後代|P na ga ku 再遇見的那天
“O.S.T 泰雅的後代”由曾靜玟、黃詩甜、蔣玉傑三位美聲組合而成,“O.S.T”為“OffSpring Tayal”縮寫團名代表,也為原聲帶之意,把人生當作一場電影為遇見的所有,撰寫詞、譜寫曲,藉由音樂和創作共同寫出屬於生命中的OST。再遇見的那天,彷彿唱出了深處異國憶起再次遇見的那種想念,不捨與期待。
------------------------------------------------------------------------------------------------------------------------------------------------------------------------------------
Yoku Wali幽谷瓦歷斯|Ita 我們
歌曲(Ita我們)甜甜的語氣,讓曲風有著多樣性,輕快地說著對未來的希望朝著目標前進,你和我都不孤單,她用看見日常的趣事寫成人和人之間的情感。
兩千元新臺幣鈔票上漂亮的魚,是遂有「國寶魚」之譽的「櫻花鉤吻鮭」,泰雅語稱為Bunban,這種台灣特有生物物種促使泰雅族發展出過去特有的 弓射漁獵文化 !?
-
櫻花鉤吻鮭為台灣特有櫻鱒亞種,1917年日本生物學學者大島正滿來到台灣研究淡水魚,發現了這種沒看過的特殊魚種,並以「サラマオ鱒」(Saramao masu)稱之,意旨在Saramao部落(現梨山部落)所發現的魚類。櫻花鉤吻鮭只生存在台灣大甲溪及蘭陽溪上游,被稱為「冰河孑遺生物」,原屬於洄游性海洋魚類,為何困在台灣的中高海拔的水域中 ? 大島正滿推論與台灣冰河末期的氣候與地形變化以及大甲溪上游平緩的河川有關 ? !
-
泰雅族目前共有超過200個部落,經過不同的遷移脈絡,以流域為分界且分布在台灣中北部的11條流域。橫跨整個台中縣的 大甲溪流域,是泰雅族重要的分布流域之一,尤以大甲溪上游中高海拔以及特殊平坦的流域地形,從泰雅族原生的文化,再經歷日本時代與國民政府時代的政策主導所影響之下,促使了生活在此地的泰雅族發展出什麼樣的特殊生活與飲食文化?
聽過泰雅族特有的「Tmmyan(醃肉)」料理嗎?聽過台中地區客家醃製美食「石貼醢」嗎 ? 一起來認識雪山山脈下流域的飲食文化。
-
演講人:楊翎/國立科學博物館研究員兼組主任
演講題目:<食物的文化滋味──大甲溪流域泰雅族的飲食文化與社會生活>
-
演講人:Ivan Temu (簡偉帆)/泰雅族/現任Lokah Su藝文餐廳總監。桃園復興鄉奎輝部落族人
演講題目:<雪山流域的文化飲食>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播出時間:10月27日(週日)晚間10點起